走近創業投資
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是指通過向不成熟的創業企業提供股權資本,并為其提供管理和經營服務,期望在企業發展到相對成熟後,通過股權轉讓收取高額中長期收益的投資行為。創業投資也被稱作“風險投資”,但這種叫法并不貼切,它不能表達出Venture Capital的真正内涵。“Venture”表示“主動進行的可能需要承擔風險的行為及其取得的結果”,尤指“冒險行為”、“創新行為”、“創業企業”等。如把創業企業稱作“New Venture”,把“Venture Capital”譯為“創業投資”更為準确。随着知識經濟和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創業投資對經濟社會發展,特别是高新技術産業化起到了越來越大的推動作用。那麼,如何理解創業投資,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創業投資者,請看秦印老師推薦的六本書。
1.《零重力:高科技、風險投資與上市》 (美)哈蒙 著中國标準出版社,2000年11月
本書從實際出發,運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最新的統計數據,對創業投資的最新動态和最有價值的觀點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分析了創業投資家們對創業投資的最新看法,闡述了孵化器、創業投資的長期趨勢等,并對創業者如何制定創業計劃書、準備與創業投資家的面談、準确定位自己的企業、說服創業投資家們相信他們的企業是可以成功的等内容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書中内容大量取材于創業投資公司的實踐案例和創業投資家的真知灼見,為創業者如何尋求風險資本提供了切實的行動指南。
2.《風險投資周期》 保羅·岡珀斯(Paul Gompers)、喬希·勒納(Josh Lerner)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7月
本書講述了創業投資整個運行周期的各個階段,我們可以對“創業投資背後還有什麼”這個命題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對于希望争取創業投資的企業家來說,充分了解創業投資的特點非常必要,創業投資與創業企業的軌迹,構成了一個“人”字。兩者分别從金融領域和實業領域出發,在一定時期結合。“人”字的頂點是創業投資的退出,而不是創業者的退出。
3. 《從0到1:開啟商業與未來的秘密》彼得·蒂爾, 布萊克·馬斯特斯, 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外文書名:《Zero to One: Notes on Startups, or How to Build the Future》
出版時間2014-9-16
ISBN:0780553418286
在傳統時代,成功企業的商業模式是一個從1到N的過程,也就是在現有基礎上,複制之前的經驗,通過競争不斷擴大自己的市場影響力。而在互聯網時代,成功的企業卻是一個從無到有,即從0到1創造市場的過程。 PayPal公司創始人、Facebook首位外部投資者彼得·蒂爾在本書中詳細闡述了自己的創業曆程與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競争、如何進行壟斷、如何發現新的市場等。
4.《我為什麼要投資你》李曉豔,中國商業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5月1日)
一本對中國頂級天使投資人的采訪彙編,是12位著名天使投資人的切身體會,商界領袖薛蠻子、雷軍、李開複、徐小平……不斷加入天使投資人的行列,成為改變本土創業、投資,改變無數年輕人命運的重要力量。在本書中,他們與年輕人一起分享創業投資常識、經驗、心得,把自己磕磕碰碰中得到的經驗教訓總結出來寫成書,能讓更多有條件創業的人少走彎路邁向成功。
5.創新者的窘境(克萊頓•克裡斯坦森,中信出版社; 第2版 (2014年1月1日)
全球商業領域中,許多企業曾叱咤風雲,但面對市場變化及新技術的挑戰,最終慘遭淘汰。究其原因,竟然是因為它們精于管理,信奉客戶至上等傳統商業觀念。這就是所有企業如今都正面臨的“創新者的窘境”。 克裡斯坦森根據大量企業的成敗經驗,提出将破壞性創新進行資本化運作的一系列規則——何時不應盲從客戶,何時應投向性能較低、利潤空間較小的産品,何時需舍棄看似規模更大、利潤更高的市場,轉而發展細分市場。
6.《中國式衆籌:互聯網革命的下半場 》 楊勇 (作者), 韓樹傑 (作者)
中國式衆籌是以楊勇為代表的一批北大人率先發起的一場社會創新行動。2013年10月,楊勇牽頭衆籌的北大1898咖啡館開業,标志着基于中國人圈層文化特點、完全不同于西方陌生人衆籌的熟人圈衆籌模式成功落地。
楊勇首倡的中國式衆籌是在衆創實踐中産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是經系列案例驗證的模式創新,為大衆創業提供了落地利器,為萬衆創新賦予強大引擎。熟人圈衆籌,把創業項目所需資源提前鎖定為股東,構建投資者、消費者、推廣者三合一的利益共同體,大大提高了創業成功率;它解決了互聯網時代“信息太多,信任太少”的信用難題,促成人群的深度鍊接,共投共創共享的模式讓創業、創新不再是難事!想要了解衆籌,或者想要了解中國衆籌,那麼這本書得看看,很坦誠的分享了幾個自己做的衆籌案例,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