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為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進一步推動學院的精神文明建設,更好地完成培養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任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規範。
1、堅決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自覺遵守《教育法》、《教師法》、《職業教育法》等法律法規,積極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實踐者。
牢固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高尚人格教育和影響學生,努力培育和造就社會主義新人。
2、牢固樹立崇高職業理想,全心熱愛教育事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正确履行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勤奮敬業,嚴謹治學,無私奉獻。
模範遵守教師職業紀律,一言一行給學生做出榜樣,高标準地遵守教師道德規範,塑造教育者的高尚人格。
3、刻苦鑽研業務,不斷提高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積極參加學術研讨、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實習基地建設、實驗室建設等實踐性活動,不斷豐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取得相應專業資格證書,努力成為"雙師型"教師。
加強職業教育理論的研究,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積極拓寬産、學、研結合的合作渠道。
4、熱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了解信任學生,平等地對待和愛護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對學生嚴而有理,嚴而有情,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對學生無私的愛和真摯的情,以崇高的師愛,以自己的言傳身教,做知識的傳播者,做學生生活的導師,做學生道德修養的領路人。
5、坦城相待、團結協作、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公平競争,共同營造和諧的校内、外人際關系。
具有關心集體、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精神;服從組織、服從安排,出色完成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
教師在學術上要提倡平等争鳴、各抒己見,以理服人。在和學生家長及與社會交往中,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與人為善,平等待人。
6、不斷探索科學的教育教學方式,精心組織教學,因材施教,認真對待每一個教學環節,不斷創新,完善教學藝術,提高教學質量。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要善于運用現代教學思想、現代教學理念、現代教學手段,組織教學。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加強學生智力的提高、創新能力、職業能力的開發,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7、儀表大方,行為舉止端莊、不卑不亢,态度親切,顯示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淵博的知識内涵,做到為人師表。在語言風格上,要具有魅力,自覺運用普通話,做到語言規範、精确、生動優美、格調高雅。
8、做遵紀守法的模範,遵守學術研究準則,不剽竊他人成果。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以法律為尺度,把法定的職業規範轉化為教育教學的實踐活動,規範職業行為。自覺遵守教學紀律,各項勞動紀律,嚴格執行考試紀律、課堂紀律、調課紀律等各種教學制度和管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