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思維

作者: 時間:2017-11-05 點擊數:

一、課程概況與定位

(一)課程性質——是什麼

《創新思維》是面向全校各專業開設的一門通識必修課程,共17學時,1學分。

課程以傳授創新思維的基本規律和知識為基礎,以啟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為核心,以創新思維訓練和鍛煉創新能力為關鍵,進而推動創新人才的培養與發展。

(二)課程任務——學什麼

課程内容分為理論方法應用三大模塊,理論與實踐相并側重能力訓練。力求讓學生通過方法鍛煉創新思維的肌肉,通過水平思考、頭腦風暴、思維導圖和設計思維等思維工具的使用提升創新思維的行動力,并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提供持久助力。

(三)課程目标——會什麼

1.知識目标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引導學生掌握與創新有關的創新原理、創新思維的心理機制和創新思維的訓練方法。

2、能力目标:創新實踐能力。

(1)觀察洞悉能力:學會觀察環境,觀察與發現客戶的潛在需求,發現被人忽略的細節,洞悉人、産品或服務與環境的互動關聯。

(2)發問和質疑能力:培養提問的習慣,提升創新性發問的能力,具有獨立見解。

(3)探索和解決問題能力:将創新設想付諸實踐時,克服困難、破解矛盾。

(4)跨界交流和整合能力:形成跨專業的社交圈,發現與整合資源的能力。

3.情意目标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培養創新精神的培養。鼓勵不拘一格,異想天開的想法,包容張揚另類的個性,寬容所有的創新嘗試與失敗,強化創新意識和欲望。

二、課程内容與設計

(一)教學材料

吳曉義等,《創新思維》,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

全書包括三方面内容,

1.探索創新思維的過程、基本形式和呈現方式,揭示創新思維的本質、影響因素;

2.梳理國内外已有的創新思維方法;

3.概括了創新思維的主要應用領域。








(二)課程結構與内容

教學内容分為理論,方法,應用三大模塊,理實結合并側重能力訓練。理論講解、案例分析、思維工具介紹訓練、創新思維開發訓練與課後行動建議相結合,課前、課中與課後三位一體提升教學效果。

周次

課程章節

授課

學時

教學方式

1

導論

真實世界裡的創新

2

講授、讨論、案例分析與思維訓練

2

創新思維理論

打破思維的枷鎖與六頂思考帽

2

講授、讨論、案例分析與思維訓練

3

創新思維理論

創新思維的基本形式與頭腦風暴

2

講授、讨論、案例分析與思維訓練

4

創新思維方法

創新思維的基本方法與思維導圖

4

講授、讨論、案例分析與思維訓練

5

創新思維應用

設計思維:理論與同理心

2

講授、讨論與思維訓練

6

創新思維應用

設計思維:深入調研與需求分析

2

講授、讨論與思維訓練

7

綜合應用與展示

設計思維:原型制作與項目路演

2

講授、讨論與思維訓練

8


考試周

2

随堂考試

(三)課程設計理念

終身學習的教育觀:培養學生終身發展的四項基礎能力: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

能力本位的質量關:獲得基本知識之外,掌握開發創新的策略,促進知識轉變為創新理念與技能的能力。

行動導向的教學關:強調“為了行動而學習、通過行動來學習”,将學習過程與問題解決過程相統一,促進學生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與知識體系。

(四)課程重點

1.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樹立“創新不是天才的專利,生活中人人皆能創新。

2.了解激發創新活動的方法。包括創新方法的主要類型、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3.掌握有助于實現創新的工具。通過對頭腦風暴、思維導圖、水平思考、設計思維等創新工具的掌握與刻意練習,不斷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

課前:基本知識點的掌握通過課前的自主學習

課堂:  以案例分析、讨論、遊戲、團隊活動和學生成果展示分享為主,

課後:完成作業及團隊任務。力争實現“翻轉課堂”。

四、考核和評價


期末考核方式

統考( ) 随堂考試(√) 考查( )

總評成

績構成

項目

評分标準

平時


60%

考勤(25%

全勤100分,遲到早退扣5/次,曠課扣10/

作業(25%

手繪思維導圖,滿分100

團隊作業(50%

滿分100分,團隊創新産品設計

期末


40%

案例分析報告

100分,第十七周随堂考試,考試時長80分鐘




版權所有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迎福路527号 | 郵編:510520 | 辦公電話:020-37216170、020-37215292